5.3.3點對點專利

Peer-to-Patent是一項公開招募,旨在幫助專利審查員找到現有技術;它表明,開放式呼叫可用於不適合量化的問題。

專利審查員的工作很辛苦。他們接受新發明的簡潔,律師的描述,然後必須決定所述發明是否“新穎”。也就是說,審查員必須決定是否存在“現有技術” - 先前描述的本發明的版本 - 這將使提議的專利無效。為了理解這個過程是如何運作的,讓我們考慮一位名叫艾伯特的專利審查員,以紀念他在瑞士專利局開始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Albert可以收到由Hewlett Packard提交的“用戶可選管理警報格式”的美國專利20070118658等申請,並在Beth Noveck的書“ Wiki Government” (2009)廣泛的描述。這是申請中的第一個索賠:

“一個計算機系統,包括:處理器;一個基本輸入/輸出系統(BIOS),其包括邏輯指令,當由處理器執行時配置所述處理器:啟動自檢(POST)中的計算設備的基本輸入/輸出系統的處理能力;本中的一個或一個用戶界面的詳細管理警報格式;接收來自用戶接口識別在用戶界面呈現的管理警報格式之一的選擇信號;並配置耦合到與所識別的管理警報格式計算系統的裝置“。

阿爾伯特是否應該授予該專利20年的壟斷權或者是否有現有技術?許多專利決定的利害關係很高,但不幸的是,艾伯特必須在沒有他可能需要的大量信息的情況下做出這個決定。由於大量積壓的專利,艾伯特正在緊張的時間內工作,必鬚根據僅20個小時的工作做出決定。此外,由於需要保密提議的發明,Albert不允許與外部專家協商(Noveck 2006)

這種情況讓法律教授Beth Noveck完全破裂。 2005年7月,受維基百科的啟發,她創建了一篇名為“同行專利:適度提案”的博客文章,呼籲建立一個開放的專利審查系統。在與美國專利商標局和IBM等領先技術公司合作之後,Peer-to-Patent於2007年6月啟動。擁有近200年曆史的政府官僚機構和一群律師似乎不太可能尋找創新,但Peer-to-Patent在平衡每個人的興趣方面做得很好。

圖5.9:對等專利工作流程。轉載自Bestor和Hamp(2010)。

圖5.9:對等專利工作流程。轉載自Bestor and Hamp (2010)

這是它的工作原理(圖5.9)。在發明人同意讓她的申請進行社區審查之後(更多關於為什麼她可能會在一瞬間這樣做),該申請被發佈到一個網站。接下來,社區評論者討論該應用程序(再次,更多地說明他們可能參與的時刻),並且可能的現有技術的示例被定位,註釋並上傳到網站。這個討論,研究和上傳過程仍在繼續,直到最終,審稿人群體投票選出前10件可疑的現有技術,然後將其發送給專利審查員進行審查。然後,專利審查員進行自己的研究,並結合Peer-to-Patent的意見作出判斷。

讓我們回到美國專利20070118658,獲得“用戶可選擇的管理警報格式”。該專利於2007年6月上傳到Peer-to-Patent,由IBM的高級軟件工程師Steve Pearson閱讀。 Pearson熟悉這一研究領域並確定了一項現有技術:兩年前發布的英特爾手冊,名為“主動管理技術:快速參考指南”。有了這份文件,以及其他現有技術和同行專利社區的討論,專利審查員開始對案件進行徹底審查,並最終拋棄了專利申請,部分原因是因為英特爾手冊由Pearson (Noveck 2009) 。在已經完成同行專利的66個案例中,近30%的案件主要基於通過同行專利(Bestor and Hamp 2010)發現的現有技術被拒絕。

是什麼讓Peer-to-Patent的設計特別優雅,是因為它讓所有人都有相互衝突的興趣。發明人有參與的動機,因為專利局比通過傳統的秘密審查程序的專利更快地審查同行專利申請。審稿人有動力參與以防止不良專利,許多人似乎覺得這個過程很有樂趣。最後,專利局和專利審查員有參與的動機,因為這種方法只能改善他們的結果。也就是說,如果社區評論過程發現了10個無用的現有技術,那麼專利審查員可以忽略這些無益的部分。換句話說,同行專利和專利審查員應該與獨立工作的專利審查員一樣好或更好。因此,公開呼叫並不總能取代專家;有時他們會幫助專家更好地完成工作。

儘管Peer-to-Patent似乎與Netflix Prize和Foldit不同,但它具有類似的結構,因為解決方案比生成更容易檢查。一旦有人製作了“主動管理技術:快速參考指南”手冊,對於專利審查員來說相對容易 - 至少 - 驗證該文件是否為現有技術。但是,找到手冊非常困難。同行專利還表明,即使對於明顯無法量化的問題,公開呼叫項目也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