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詢問與觀察

我們總是會需要問人的問題。

鑑於越來越多的行為被大數據源捕獲,例如政府和商業管理數據,有些人可能會認為提問已成為過去。但是,事情並非那麼簡單。我認為研究人員會繼續向人們提問,這有兩個主要原因。首先,正如我在第2章中討論的那樣,許多大數據源的準確性,完整性和可訪問性存在實際問題。其次,除了這些實際原因外,還有更為根本的原因:有些事情很難從行為數據中學習 - 甚至是完美的行為數據。例如,一些最重要的社會結果和預測因素是內部狀態 ,例如情緒,知識,期望和觀點。內部狀態存在於人們的頭腦中,有時學習內部狀態的最佳方式是提問。

Moira Burke和Robert Kraut (2014)關於如何通過Facebook上的互動影響友誼的力量的研究說明了大數據源的實際和基本限制,以及如何通過調查克服這些限制。當時,伯克正在Facebook工作,因此她可以完全訪問有史以來最龐大,最詳細的人類行為記錄。但即便如此,Burke和Kraut也不得不使用調查來回答他們的研究問題。他們感興趣的結果 - 受訪者和她的朋友之間的主觀親密感 - 是一種內部狀態,只存在於受訪者的頭腦中。此外,除了使用調查來收集他們感興趣的結果之外,Burke和Kraut還必須使用調查來了解潛在的混淆因素。特別是,他們希望通過其他渠道(例如,電子郵件,電話和麵對面)將Facebook上的通信影響與通信分開。儘管通過電子郵件和電話進行的交互是自動記錄的,但Burke和Kraut無法獲得這些痕跡,因此他們必須通過調查收集這些痕跡。 Burke和Kraut將他們關於友誼力量和非Facebook互動的調查數據與Facebook日誌數據相結合,得出的結論是,通過Facebook進行的溝通確實會增加親密感。

正如Burke和Kraut的工作所說明的那樣,大數據來源並不能消除向人們提問的必要性。事實上,我會​​從這項研究中得出相反的教訓:大數據源實際上可以增加提問的價值,正如我將在本章中所展示的那樣。因此,思考詢問與觀察之間關係的最佳方式是它們是補充而非替代;它們就像花生醬和果凍。當有更多的花生醬時,人們需要更多的果凍;當有更多的大數據時,我認為人們會想要更多的調查。